2020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紧紧围绕征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狠抓税收法治工作落实,为税收服务河津“五先协同、三动融合”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法治税务建设
我局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税收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和加强党对税收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在推进依法治税工作中的总体部署、统筹协调、组织推动和督促落实作用。成立税收法治建设领导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多次就重大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相关规定,自觉担负起推进法治税务建设的重大责任,带动形成从主要负责人到其他领导干部直至全体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税收法治建设格局,把法治税务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依法全面履行部门职能
严格依法履行税务部门工作职能,主动服务河津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税收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一)严格依法组织收入。严格执行“坚决依法收好税、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落实减税降费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收收入质量评价分析工作,切实提高收入质量。截止12月底我市预计完成地方财力挂钩收入365310万元,县级收入预计完成114000万元, 同时征缴社会保险费收入37378万元,征缴非税收入12206.6万元。
(二)充分发挥税收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开展“优惠政策落实周”系列活动,制作《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收优惠“一对一”政策辅导台账》和《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台账》,组织党员先锋服务队,对企业享受政策情况进行跟踪辅导,逐户建立辅导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共减免税费30280万元。
(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推出网上办、容缺办、随时办、提速办、约束办等便民纳税服务,全市纳税人网上申报率达到95.29%,网上申领或自助领用发票率达到94.61%。与中国农业银行河津支行加强深度合作,推出“纳税e贷”项目,为全市90户诚信企业累计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6565万元。选取348户企业作为专项服务目标,通过“云课堂”“云辅导”举办税收优惠政策在线答疑,及时解决企业在政策上的疑问,累计在线辅导纳税人3600人次。紧盯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就业重点群体,主动加强与人才交流中心、退伍军人事务管理部门联系,采取采取“线上+线下”“宣传+辅导”协同模式,为就业人群提供涉税政策咨询辅导,四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589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21人,促进个人所得税全员申报人次同比增长10.12%。
(四)创新税收管理模式。认真落实《电子税务局规范》,我局注册率、网报率、网上代开发票申请率、网上办理税务注销率、新办纳税人套餐使用率、网上领用发票率均达到92%以上。推行动态“信用+风险”新型管理机制,通过涉税事项的事前服务提醒、事中更正和业务阻断、事后快速响应,实现“信用+风险”深度联动融合,全面提升税收征管和服务效能。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共接收下发各类风险应对任务56批855户次,调整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额96.76万元。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切实用好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银税互动”平台作用,构建起了税收共治、信用共建、发展共享的良好局面。将5554户纳税人纳入信用管理,评出A级信用纳税人234户、B级2349户、M级2078户、C级262户、D级631户。为帮助企业顺利渡过融资难关,促进复工复产,与中国农业银行河津支行加强深度合作,举行签约仪式,推出“纳税e贷”项目,为全市90户诚信企业累计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6565万元。全市528户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助信贷款30.8亿元。为中铝新材料、康庄焦化等5户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9596万元。
三、完善税收法治制度体系建设
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程序和“三统一”制度,采取日常清理和集中清理相结合的方法,由业务主管部门根据立法变化以及税务工作发展需要,对税务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清理,促进税收法定原则落实,切实保障税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组织人员对《权责事项清单》进行了编写,补充完善了相关社保和非税收入相关事项。
四、积极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切实抓好决策机制建设,提高决策制定论证水平,完善跟踪评估机制,确保重大决策制定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效果可检、责任可追。
(一)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制度。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依法决策程序,优化办事流程,完善考核机制,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成立了含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等在内的31个相关议事协调机构,制定了《局务会议议事规则》《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明确和细化重大行政决策管理的方式,积极推进重大决策事项信息公开。
(二)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作用。严格执行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公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为出台规范性文件提供合法性审查,参与重大决策的可行性论证,为重大行政复议、涉诉涉访等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或代理。进一步保障了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增强了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可操作性,有效防范了执法风险。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一体建设,全面提高税收执法质量,约束和减少自由裁量权,坚决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
(一)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改进税收执法工作、减少税务检查,改变对纳税人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问题,减轻纳税人和税务机关负担。深入开展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工作,制订了“三项制度”《操作规范》。涉及行政执法公示制度36项、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10项、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4项,着力打造阳光税务、规范税务、法治税务。
(二)加大税收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与当地公检法四部门联手建立协作办案工作机制,提高了打击虚开虚抵增值税发票涉税犯罪效率。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受理涉税案件24起。其中立案19起,破案16起,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24人。
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全面推进内控机制信息化,加强巡察、督察、纪检等方面监督的协调配合,推进监督检查常态化,自觉接受外部监督,防止权力滥用,保证依法行权。
(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始终坚持以防范税务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为抓手,大力推行内控机制建设。一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在纳税评估、税收执法、税务登记注销、非正常户管理、发票申领、出口退税及执法辅助人员管理等方面查找出需完善和改进的风险点,形成源头预防。二是以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风险防控为切入点,抓实监督制度,建立内控、监察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运行高效的监督闭环。
(二)强化税收执法督察。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通过开展督审驻厅服务、询问相关人员等形式,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及“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便民服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推送支持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相关疑点数据3大项25条、审计署特派办反馈的疑点数据8大类412户次、省局下发疑点数据7大类307条、省局巡查督察下发疑点数据3大类360条、市局下发组织收入疑点数据2大类指标282条,全部纠正到位。
(三)积极稳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规定,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征管改革后及时向社会公布新机构职能职权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涉及重大税收改革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决策,完善民意汇集机制,扩大公众参与,充分了解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2020年,我局接到依申请公开信息1条,办理1条,办结率100%。
七、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提升运用法治方式化解涉税争议、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畅通法律救济渠道,努力让纳税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认真开展信访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紧紧围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涉税信访问题,及时受理和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网上举报等信访事项,确保群众诉求渠道畅通。全年来,我局无重大信访事项发生,无突发事件发生。
(二)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进一步加强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建设,进一步配强行政复议工作力量,保证了复议案件2人承办的程序性要求,同时探索重大复杂案件3人承办的制度性保障。落实行政复议应诉专项经费、办案场所以及其他装备保障,行政复议应诉经费列入预算。
八、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税务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税本领,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提升全民税收法治观念。
(一)严格执行学法用法制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举办1次宪法宣誓仪式。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2020年学法计划》,并按计划集中开展了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及干部职工定期学法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级重要会议精神。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法纪知识考试,开展了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工作。建立了全体干部职工法纪档案,并按年度对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尊法守法情况进行考核归档,作为干部提拔任用重要依据,全面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
(二)加强税务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严格实行税收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培训新进公务员等尚未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参加年度税收执法资格考试。重视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治税能力建设,将法律知识培训纳入各类培训的必修课程。通过举行全市系统法律专业人才选拔考试选拔税收法治业务骨干,举办法律专业人才税收法治业务专题脱产培训班,以考促学,以学助用,有效提升干部依法治税能力。
(三)增强全民税收法治观念。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细化工作任务,健全考评机制,将普法工作融入税收执法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2020年,重点组织开展了“税法进校园”专题法治宣传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领会了税收之于民生的重大意义,学习了税法基础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对税收、税法的认知和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
九、2021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工作主线,突出税政综合、法治综合主要职能,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着力加强党的领导、筑牢法治基础、推进规范执法、夯实法治队伍,强化综合税政,以求真务实劲头,不折不扣落实税收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为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着力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统领作用,推动党委书记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牢牢抓住“关键少数”,做好党委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法制培训、考法述法,推动形成学法守法用法尊法良好氛围。加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建设,确保小组运行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全系统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牵头总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决策与执行一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着力筑牢税收法治基础建设。严格税收规范性文件和政策解读“同步起草、同步报审、同步发布”,及时备案审查和开展清理,切实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积极与市中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税务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的有机衔接。落实地方法治建设要求,积极争取司法局等部门支持,创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三)着力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落实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和“减证便民”行动,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开展“三项制度”试点推行,确保将制度要求落实到具体执法事项、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推动税收执法阳光化、规范化、法治化。切实抓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重大涉税风险应对集体合议、执法案卷评查,降低执法决策风险。大力抓好法律救济,妥善应对税务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有效化解征纳矛盾,减少执法争议。
(四)着力夯实税收法治工作队伍。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提升税务干部法治理念和法制意识。大力推动法律人才归位,确保各单位法制部门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不少于1人,以达到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审核人员的要求。继续抓好2021年税收执法资格考试相关工作,确保执法资格考试平均合格率稳中有升。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积极推荐税务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公职律师,壮大法制人才队伍,锻炼处理复杂涉法事项能力。